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动态演化与长效机制研究

通过构建互联网金融企业、消费者和金融监管机构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互联网金融企业、消费者和金融监管机构的行为策略选择,剖析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动态演化过程,探讨影响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形成的关键因素,并运用MATLAB软件对三方博弈主体的演化轨迹及对关键参数的敏感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1)博弈模型存在4种演化稳定策略,其中互联网金融企业合规经营、消费者参与监管和金融监管机构积极监管是最优演化稳定策略。(2)影响三方博弈主体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具有显著差异,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策略选择受其合规经营的成本、金融监管机构对其违规经营的处罚,以及声誉机制影响;消费者的策略选择受其参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成...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 43; no. 3; pp. 29 - 43
Main Authors 张成虎, 刘鑫, 王琪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西安交通大学 25.05.2023
西安交通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8-245X
DOI10.15896/j.xjtuskxb.202303003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通过构建互联网金融企业、消费者和金融监管机构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互联网金融企业、消费者和金融监管机构的行为策略选择,剖析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动态演化过程,探讨影响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形成的关键因素,并运用MATLAB软件对三方博弈主体的演化轨迹及对关键参数的敏感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1)博弈模型存在4种演化稳定策略,其中互联网金融企业合规经营、消费者参与监管和金融监管机构积极监管是最优演化稳定策略。(2)影响三方博弈主体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具有显著差异,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策略选择受其合规经营的成本、金融监管机构对其违规经营的处罚,以及声誉机制影响;消费者的策略选择受其参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成本和奖励,以及金融监管机构为消费者提供参与监管的成本影响;金融监管机构的策略选择受其对消费者的奖励、为消费者提供参与互联网金融监管途径的成本,以及积极监管的社会公信力提升的影响。(3)互联网金融企业、消费者和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动态博弈使得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通过金融监管机构正式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声誉机制等非正式监管制度的不断成熟,形成正式监管与非正式监管的混合监管局面,可实现互联网金融的长效监管。
ISSN:1008-245X
DOI:10.15896/j.xjtuskxb.20230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