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式课例研究的反思、进展与展望
中式课例研究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为教师理解和落实课程改革理念提供了支持。总结以往中式课例研究,发现有三个主要特点: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于教材与教法,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研究主体具有同质性,即参与人员通常来自同一学科和学段;研究成果展示方式单一,即以公开课为主要形式。目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式课例研究,呈现出在落实改革目标的同时不断加入理论指导、关注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情感变化、积极寻求课例研究成果的多样化展示方式等新特点。中式课例研究是在继承本土课堂教学文化传统、不断改变专业共同体结构关系、更新教师课程改革理念、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的过程中,逐渐完善的一种教学研究方式。未来中式课例研究...
Saved in:
Published in | 教师教育学报 Vol. 11; no. 4; pp. 114 - 122 |
---|---|
Main Authors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西南大学
15.07.2024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中式课例研究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为教师理解和落实课程改革理念提供了支持。总结以往中式课例研究,发现有三个主要特点: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于教材与教法,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研究主体具有同质性,即参与人员通常来自同一学科和学段;研究成果展示方式单一,即以公开课为主要形式。目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式课例研究,呈现出在落实改革目标的同时不断加入理论指导、关注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情感变化、积极寻求课例研究成果的多样化展示方式等新特点。中式课例研究是在继承本土课堂教学文化传统、不断改变专业共同体结构关系、更新教师课程改革理念、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的过程中,逐渐完善的一种教学研究方式。未来中式课例研究者要在主动探索中式课例研究经验的概念化和理论化表达、关注教师情感变化的同时,还要尝试组建异质专业共同体以及探索多样化呈现课例研究成果的途径。 |
---|---|
ISSN: | 2095-8129 |
DOI: | 10.13718/j.cnki.jsjy.2024.04.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