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科学研究与产业创新协调发展研究
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学研究发展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科学研究对于技术创新的贡献不足,难以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庞大的产业创新需求.提升科学研究能力,促进科学研究基础与产业创新需求对接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必然要求,对大湾区科技、产业和经济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构建粤港澳大湾区 10 个产业的科学研究-产业创新协调数据集和关联度指数、相对发展度指数等,厘清了 1997 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科学研究与产业创新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科学研究与产业创新间的演变和交互规律,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学研究与产业创新的协调水平呈现整体上升趋势,但各产业的协...
Saved in:
Published in | 中国科学院院刊 Vol. 37; no. 12; pp. 1796 - 1806 |
---|---|
Main Authors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 北京 100029%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20.12.2022
中国科学院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049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院 广州 510070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学研究发展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科学研究对于技术创新的贡献不足,难以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庞大的产业创新需求.提升科学研究能力,促进科学研究基础与产业创新需求对接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必然要求,对大湾区科技、产业和经济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构建粤港澳大湾区 10 个产业的科学研究-产业创新协调数据集和关联度指数、相对发展度指数等,厘清了 1997 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科学研究与产业创新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科学研究与产业创新间的演变和交互规律,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学研究与产业创新的协调水平呈现整体上升趋势,但各产业的协调水平呈现出差异性.文章关注的 10 个产业中,通信技术、集成电路已达到优质协调水平,海洋工程装备仍处于初级协调阶段,其他产业均处于良好协调水平.科学研究的规模优势与竞争优势对于协调水平提升具有动态性,这启示要注重结合创新的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高度关注原创性和引领性,着力形成区域科学研究的特色优势. |
---|---|
ISSN: | 1000-3045 |
DOI: | 10.16418/j.issn.1000-3045.20221024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