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框架与技术创新政策研究

构建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体系对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文章对"十一五"以来的168项低碳领域政策文本进行了梳理分析,摸清了我国低碳政策的总体情况,以及政策的数量、效力、手段等特征,明确了当前低碳政策的缺口所在.在此基础上,围绕"双碳"目标实现的阶段性特征,绘制了未来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框架.最后,重点分析了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社会发展路径从资源依赖向技术驱动转变面临的挑战,提出"十四五"时期推动实施"双碳"目标的总体政策和技术创新政策....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科学院院刊 Vol. 37; no. 4; pp. 435 - 443
Main Authors 谭显春, 郭雯, 樊杰, 郭建新, 汪明月, 曾桉, 苏利阳, 孙翊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大学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北京 100049 20.04.2022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0-3045
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220110004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构建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体系对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文章对"十一五"以来的168项低碳领域政策文本进行了梳理分析,摸清了我国低碳政策的总体情况,以及政策的数量、效力、手段等特征,明确了当前低碳政策的缺口所在.在此基础上,围绕"双碳"目标实现的阶段性特征,绘制了未来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框架.最后,重点分析了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社会发展路径从资源依赖向技术驱动转变面临的挑战,提出"十四五"时期推动实施"双碳"目标的总体政策和技术创新政策.
ISSN:1000-3045
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2201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