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外周血树突状前体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

R512.6+2;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外周血树突状前体细胞(pDC)亚群的变化,探讨pDC亚群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自然史中的意义.方法 采集健康对照组15例,免疫耐受组19例,慢性乙型肝炎组26例,非活动性组33例的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髓样树突状前体细胞 (pDC1)和浆细胞样树突状前体细胞(pDC2).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组pDC2显著下降(P<0.05 ),慢性乙型肝炎组pDC1显著高于免疫耐受组(P< 0.05 ),非活动性组pDC2显著高于免疫耐受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P<0.05 ).相关性分析表明, HBVDNA水平与pDC2之...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临床肝胆病杂志 Vol. 25; no. 4; pp. 253 - 255
Main Authors 高继君, 焦贤春, 金齐力, 崔琢, 董加秀, 赵守松, 李柏青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安徽,蚌埠,233040%蚌埠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安徽,蚌埠,233030%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蚌埠,233004 2009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1-5256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R512.6+2;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外周血树突状前体细胞(pDC)亚群的变化,探讨pDC亚群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自然史中的意义.方法 采集健康对照组15例,免疫耐受组19例,慢性乙型肝炎组26例,非活动性组33例的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髓样树突状前体细胞 (pDC1)和浆细胞样树突状前体细胞(pDC2).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组pDC2显著下降(P<0.05 ),慢性乙型肝炎组pDC1显著高于免疫耐受组(P< 0.05 ),非活动性组pDC2显著高于免疫耐受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P<0.05 ).相关性分析表明, HBVDNA水平与pDC2之间存在正相关(r=0.303,P=0.043).结论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自然史不同阶段的外周血树突状前体细胞(pDC)亚群的频率和数量的变化,可能与HBV持续感染的机制和肝炎的发病机制有关.
ISSN:1001-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