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稻瘟病菌群体致病性变异新趋势
试验2002-2004年在蒲江病圃和室内进行,发现不同组合及其恢复系对稻瘟病菌确实具有不同的抗性。2004年20个主要杂交水稻恢复系接种118个稻瘟病菌株后,所有菌株均至少对5个恢复系具有致病力,不同菌株间的致病力分化,使得同一田块病菌群体获得了对其他不同品种的致病力.其中对全部参试恢复系致病菌株出现频率为11.9096,显著高于仅对一个恢复系致病的菌株频率(P≤0.01),水稻多样化抗性逐步为病菌所克服。利用pot2-1和pot2-2引物,对68个对多恢1号致病菌株rep-PCR扩增获得多种指纹图谱,各菌株指纹图谱与其地区和品种来源无相关性,表明对多恢1号致病的菌株是由不同遗传背景的菌株演化...
Saved in:
Published in | Xinan nongye xuebao Vol. 18; no. 3; pp. 286 - 290 |
---|---|
Main Author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四川省农牧厅植物保护站,四川,成都,610041%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系,福建,福州,350002
2005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试验2002-2004年在蒲江病圃和室内进行,发现不同组合及其恢复系对稻瘟病菌确实具有不同的抗性。2004年20个主要杂交水稻恢复系接种118个稻瘟病菌株后,所有菌株均至少对5个恢复系具有致病力,不同菌株间的致病力分化,使得同一田块病菌群体获得了对其他不同品种的致病力.其中对全部参试恢复系致病菌株出现频率为11.9096,显著高于仅对一个恢复系致病的菌株频率(P≤0.01),水稻多样化抗性逐步为病菌所克服。利用pot2-1和pot2-2引物,对68个对多恢1号致病菌株rep-PCR扩增获得多种指纹图谱,各菌株指纹图谱与其地区和品种来源无相关性,表明对多恢1号致病的菌株是由不同遗传背景的菌株演化而来。 |
---|---|
Bibliography: | S435.111.4 S943.211 51-1213/S |
ISSN: | 1001-4829 |
DOI: | 10.3969/j.issn.1001-4829.2005.03.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