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保护政策制定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ISM模型
【目的/意义】为应对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在后申遗时代中遇到的威胁与挑战,创新遗产管理方式有助于提升遗产保护效果。【方法/过程】采用德尔菲法进行问卷函询选定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制定和优化的影响因素,并基于ISM模型从内因、外因两个方面梳理各个因素的层次结构关系,分析政策制定和优化的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和根本因素。【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科研队伍的质量、相关主体的经济需求、社会需求度是影响保护政策制定的基础;政策保护对象、多方利益协调机制、农户对遗产保护的认知度、生产技术对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保护政策制定起到辅助作用;政策内容、实施手段、实施人员是政策制定和优化的直接因素。根据研究结果,分...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台湾农业探索 no. 5; pp. 44 - 51 |
---|---|
Main Authors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
20.10.2023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福建 安溪 362400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目的/意义】为应对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在后申遗时代中遇到的威胁与挑战,创新遗产管理方式有助于提升遗产保护效果。【方法/过程】采用德尔菲法进行问卷函询选定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制定和优化的影响因素,并基于ISM模型从内因、外因两个方面梳理各个因素的层次结构关系,分析政策制定和优化的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和根本因素。【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科研队伍的质量、相关主体的经济需求、社会需求度是影响保护政策制定的基础;政策保护对象、多方利益协调机制、农户对遗产保护的认知度、生产技术对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保护政策制定起到辅助作用;政策内容、实施手段、实施人员是政策制定和优化的直接因素。根据研究结果,分别从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创新农民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
---|---|
ISSN: | 1673-5617 |
DOI: | 10.16006/j.cnki.twnt.2023.05.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