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压缩平板边界层转捩的大涡模拟

V231.3; 入口利用层流速度型叠加二维和三维Tollmien-Schliting (T-S)波,应用动态亚格子模型、预处理技术以及高精度算法,采用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数值计算方法,对可压缩平板边界层空间模式的转捩机理及其拟序结构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展示了T-S波经历线性、非线性发展阶段破碎形成发卡涡,最终演化成具有4个涡环的涡链结构的整个过程,并揭示了发卡涡涡腿并非完整对称及低速条带在涡环产生的位置不连续的现象,探讨了主流向涡与壁面相互作用诱导生成次流向涡的机理....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Vol. 46; no. 2; pp. 246 - 251
Main Authors 刘海旭, 郑晨炜, 陈林, 葛宁, 唐登斌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南京,210016%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7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南京,210016 201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5-2615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V231.3; 入口利用层流速度型叠加二维和三维Tollmien-Schliting (T-S)波,应用动态亚格子模型、预处理技术以及高精度算法,采用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数值计算方法,对可压缩平板边界层空间模式的转捩机理及其拟序结构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展示了T-S波经历线性、非线性发展阶段破碎形成发卡涡,最终演化成具有4个涡环的涡链结构的整个过程,并揭示了发卡涡涡腿并非完整对称及低速条带在涡环产生的位置不连续的现象,探讨了主流向涡与壁面相互作用诱导生成次流向涡的机理.
ISSN:1005-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