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S的南极电离层电子总含量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利用南极区域内的中国中山站GPS常年跟踪站(ZHON)和国际GPS服务站GPS观测数据,计算出2000—2006年期间南极地区上空高精度电离层电子总含量值,分别对极光区内、极光区外、极隙、极盖区的电离层电子总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极光区外的电子总含量峰值要大于极光区内,极光区内的电子总含量峰值又大于极盖区,而每日电子总含量谷值(即最小值)则相差并不明显,这一空间分布特征与不同位置的不同太阳入射角以及地球磁场在高纬地区具有的特殊构型有关。...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Ce hui xue bao Vol. 40; no. 1; pp. 37 - 40
Main Author 孟泱 安家春 王泽民 鄂栋臣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湖北,武汉,430024%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2011
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1-1595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利用南极区域内的中国中山站GPS常年跟踪站(ZHON)和国际GPS服务站GPS观测数据,计算出2000—2006年期间南极地区上空高精度电离层电子总含量值,分别对极光区内、极光区外、极隙、极盖区的电离层电子总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极光区外的电子总含量峰值要大于极光区内,极光区内的电子总含量峰值又大于极盖区,而每日电子总含量谷值(即最小值)则相差并不明显,这一空间分布特征与不同位置的不同太阳入射角以及地球磁场在高纬地区具有的特殊构型有关。
Bibliography:11-2089/P
GPS; Antarctica; ionosphere; 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 spatial distribution
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
Antarctica
GPS
ionosphere
P228
spatial distribution
ISSN:1001-1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