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观”和“天人合一观”的伦理与哲学思想研究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不光具有主观意识性,同时具有客观物质性,“仁”的客观物质状态——天人合一、万物一体——通过“炁”来维系。中医与中华传统文化同根同源,具有较强的文化属性。中医的仁爱观、天人合一观、整体观以及其对宇宙和人体之间关系的认识,一脉相承于“仁的二相性”,这种紧密的连接关系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论述,并且深刻影响着中医学的临床实践。从意识性和物质性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医学对“仁”主观仁爱意识和客观天人合一状态的体现过程,对中医学传承中华文化核心的思路进行了初步梳理。...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医学与哲学 Vol. 43; no. 18; pp. 64 - 67
Main Authors 卢静, 仲远明, 张朝晖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20.09.2022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3%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 江苏南京 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 江苏南京 210029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不光具有主观意识性,同时具有客观物质性,“仁”的客观物质状态——天人合一、万物一体——通过“炁”来维系。中医与中华传统文化同根同源,具有较强的文化属性。中医的仁爱观、天人合一观、整体观以及其对宇宙和人体之间关系的认识,一脉相承于“仁的二相性”,这种紧密的连接关系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论述,并且深刻影响着中医学的临床实践。从意识性和物质性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医学对“仁”主观仁爱意识和客观天人合一状态的体现过程,对中医学传承中华文化核心的思路进行了初步梳理。
ISSN:1002-0772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