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EI模型的滨海围垦区生态环境动态变化分析——以杭州湾南岸为例
滨海围垦区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最前沿地带,围垦活动对滨海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是显著的.本文基于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构建表征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遥感生态指数模型(RSEI模型)对杭州湾南岸围垦区2000-202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2000-2020年区域生态环境指数RSEI从0.610下降至0.457,下降趋势明显,高质量面积占比从55%下降至11%,主导类型由高变低,高质量和低质量的分布重心在西北—东南方向上摆动;生态环境因子中绿度和湿度与RSEI呈正相关,干度和热度呈负相关,区域生态环境剧烈变化主要由绿度和热度引起;早期围垦形成的耕地能有效提高区域的绿度,对生态环...
Saved in:
Published in | 上海国土资源 Vol. 43; no. 2; pp. 60 - 65 |
---|---|
Main Authors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上海市地质学会
30.06.2022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宁波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文化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滨海围垦区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最前沿地带,围垦活动对滨海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是显著的.本文基于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构建表征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遥感生态指数模型(RSEI模型)对杭州湾南岸围垦区2000-202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2000-2020年区域生态环境指数RSEI从0.610下降至0.457,下降趋势明显,高质量面积占比从55%下降至11%,主导类型由高变低,高质量和低质量的分布重心在西北—东南方向上摆动;生态环境因子中绿度和湿度与RSEI呈正相关,干度和热度呈负相关,区域生态环境剧烈变化主要由绿度和热度引起;早期围垦形成的耕地能有效提高区域的绿度,对生态环境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后期农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则会使区域热度上升,最终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
---|---|
ISSN: | 2095-1329 |
DOI: | 10.3969/j.issn.2095-1329.2022.0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