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水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以长江中下游城市群为例

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合理保护水生态环境,促进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可持续协调发展,是长江流域当前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和重要的问题。为此,本文基于规模—效益—结构体系与PSR模型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和GWR模型,测度分析长江中下游城市群2005-2020年城镇化与水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城镇化和水生态环境水平呈上下波动变化态势,二者空间格局相似且整体水平偏低,上海、苏州等地区水平最高;耦合协调度总体变化较小,空间相关性显著,较少城市发生类型跃迁,且存在极化现象,高、低水平分布集聚于研究区东北、西南部;由影响因素区域差异分析可知,各要素回...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上海国土资源 Vol. 43; no. 3; pp. 61 - 68
Main Authors 肖圣, 多玲花, 邹自力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上海市地质学会 30.09.2022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自然资源部环鄱阳湖区域矿山环境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 330013%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 江西·南昌 330013
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 江西·南昌 330013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研究中心,江西·南昌 33001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2095-1329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22.03.011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合理保护水生态环境,促进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可持续协调发展,是长江流域当前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和重要的问题。为此,本文基于规模—效益—结构体系与PSR模型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和GWR模型,测度分析长江中下游城市群2005-2020年城镇化与水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城镇化和水生态环境水平呈上下波动变化态势,二者空间格局相似且整体水平偏低,上海、苏州等地区水平最高;耦合协调度总体变化较小,空间相关性显著,较少城市发生类型跃迁,且存在极化现象,高、低水平分布集聚于研究区东北、西南部;由影响因素区域差异分析可知,各要素回归系数的空间特征差异显著,集聚效应明显,其中以人均绿地面积与工业总产值空间差异较大,分布趋势不一。研究显示,不同城市耦合协调水平差异较大,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且关键影响要素各不相同,故应从城市的自身状况出发,采取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促进城镇化与水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ISSN:2095-1329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22.0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