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北地区史前农业的起源
鲁北泰沂山脉北麓山前平原地带是海岱文化区农业出现最早的地区。后李文化多个遗址中都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粟、黍、稻等农作物遗存,耕作、收割类农具以及农作物脱壳、加工工具。早于后李文化的赵家徐姚、扁扁洞等遗址中发现的磨制石器、陶器、用火遗迹等,为后李文化农业溯源提供了线索。鲁北地区种植的粟、黍等作物可能是本地起源。晚更新世至早全新世过渡时期的气候波动造成的食物短缺,全新世海侵造成的活动空间缩减,人口增长带来的生存压力,以及山前冲积平原相对优越的自然条件,共同催生了鲁北地区农业萌芽。农业的不断发展为鲁北地区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变革,成为海岱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农业考古 no. 4; pp. 26 - 34 |
---|---|
Main Authors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26.08.2024
山东航空学院人文学院%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博物馆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鲁北泰沂山脉北麓山前平原地带是海岱文化区农业出现最早的地区。后李文化多个遗址中都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粟、黍、稻等农作物遗存,耕作、收割类农具以及农作物脱壳、加工工具。早于后李文化的赵家徐姚、扁扁洞等遗址中发现的磨制石器、陶器、用火遗迹等,为后李文化农业溯源提供了线索。鲁北地区种植的粟、黍等作物可能是本地起源。晚更新世至早全新世过渡时期的气候波动造成的食物短缺,全新世海侵造成的活动空间缩减,人口增长带来的生存压力,以及山前冲积平原相对优越的自然条件,共同催生了鲁北地区农业萌芽。农业的不断发展为鲁北地区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变革,成为海岱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 |
---|---|
ISSN: | 1006-23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