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在应用化学专业导论中的实践与探索

课程思政是中国高等教育实现育德于课的重要途径。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开展专业导论的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本文围绕应用化学专业导论的课程思政教学建设,分析了开展专业导论课程思政的教学现状和必要性。立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毕业要求,从应用化学专业导论的教学内容、思政元素、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维度,开展了“134”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重构了包含六个教学主题的教学内容,并在其中贯穿“化工精神、工匠精神和民族精神”三条思政主线,利用多种方式实现德育与智育融合的课堂,帮助学生客观理解化工工程观。教学评价的数据显示,“134”课程思政教学模...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大学化学 Vol. 39; no. 8; pp. 7 - 15
Main Authors 李靖, 田林, 李昭, 陈艳, 杨宗斐, 师环环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北京大学 28.08.2024
中国化学会
徐州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018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0-8438
DOI10.3866/PKU.DXHX202311047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课程思政是中国高等教育实现育德于课的重要途径。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开展专业导论的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本文围绕应用化学专业导论的课程思政教学建设,分析了开展专业导论课程思政的教学现状和必要性。立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毕业要求,从应用化学专业导论的教学内容、思政元素、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维度,开展了“134”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重构了包含六个教学主题的教学内容,并在其中贯穿“化工精神、工匠精神和民族精神”三条思政主线,利用多种方式实现德育与智育融合的课堂,帮助学生客观理解化工工程观。教学评价的数据显示,“134”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专业导论的教学质量和育人功能,促进“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ISSN:1000-8438
DOI:10.3866/PKU.DXHX20231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