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地区青铜时代农具及农业发展状况初步研究
皖南地区出土的青铜时代农具主要为石质农具和青铜农具,依据功能可分为耕作农具、收割农具两类。因为文化属性不同,农具的型式存在一定区域差异。与邻近的宁镇、太湖及江淮地区比较,皖南出土农具数量偏少,收割类农具比例较低,犁耕尚未出现,表明皖南农业生产较周边地区落后。在不同时期,皖南农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各不相同。夏商时期,皖南处于文化边缘区,人口少而分散,造成农业发展缓慢。西周以后,因为铜矿资源开采导致的生业形态的转变,是皖南农业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农业考古 no. 4; pp. 143 - 152 |
---|---|
Main Author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26.08.2022
滨州学院人文学院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皖南地区出土的青铜时代农具主要为石质农具和青铜农具,依据功能可分为耕作农具、收割农具两类。因为文化属性不同,农具的型式存在一定区域差异。与邻近的宁镇、太湖及江淮地区比较,皖南出土农具数量偏少,收割类农具比例较低,犁耕尚未出现,表明皖南农业生产较周边地区落后。在不同时期,皖南农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各不相同。夏商时期,皖南处于文化边缘区,人口少而分散,造成农业发展缓慢。西周以后,因为铜矿资源开采导致的生业形态的转变,是皖南农业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
---|---|
ISSN: | 1006-23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