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服务业的空间格局及耦合协调态势——以河南省为例

为厘清城镇化与服务业的关系,基于河南省的城镇化与服务业两大系统,选取23个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法、协调度模型测度2007-2017年河南省各地级市的城镇化与服务业的指数,构建出两者“耦合-协调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衡量了河南省各地级市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情况。结果表明:河南省城镇化与服务业的整体格局呈现出比较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现象和明显的“三级分化”的空间分类态势;郑州、洛阳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其服务业发展水平是高度协调型(即第一级分化)且洛阳的耦合-协调度高于郑州,呈现出“双极面状”的空间格局;焦作、许昌、南阳、鹤壁、漯河、安阳、新乡和平顶山的城镇化与服务业综合水平差异较小,属于中...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上海国土资源 Vol. 40; no. 2; pp. 32 - 37
Main Authors 石小伟, 冯广京, 邹逸江, 马仁锋, 凡静文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上海市地质学会 01.06.2019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浙江·宁波 315211%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河南·安阳 455000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为厘清城镇化与服务业的关系,基于河南省的城镇化与服务业两大系统,选取23个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法、协调度模型测度2007-2017年河南省各地级市的城镇化与服务业的指数,构建出两者“耦合-协调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衡量了河南省各地级市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情况。结果表明:河南省城镇化与服务业的整体格局呈现出比较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现象和明显的“三级分化”的空间分类态势;郑州、洛阳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其服务业发展水平是高度协调型(即第一级分化)且洛阳的耦合-协调度高于郑州,呈现出“双极面状”的空间格局;焦作、许昌、南阳、鹤壁、漯河、安阳、新乡和平顶山的城镇化与服务业综合水平差异较小,属于中度耦合协调型(即第二级分化),在空间上呈现以郑洛为核心逐渐向外围递减的圈层状空间格局且呈现出趋同态势;周口、商丘、三门峡、开封、信阳和驻马店属于低度耦合协调型(即第三级分化),主要区位指向河南东南部和西部地区。基于河南的空间格局和耦合现状,进一步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ISSN:2095-1329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9.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