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助力我国能源安全与"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国正处于经济跃升的关键阶段,面临能源安全与"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双重挑战.虽然能源安全是"双碳"目标的重要基石,但部分减排路径会对能源供应、电网负荷等与能源安全直接相关的要素产生约束,两者难以同时达到目标最优化.因此,如何理顺、优化能源安全与"双碳"目标的关系,协同推进两者发展,成为我国必须应对的挑战.电动汽车兼具节能、储能、减排等多方面效益,是保障能源安全与实现"双碳"目标协同发展的有力手段之一.文章以弱化政策间矛盾为出发点,提出建立以政策网络为保障...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科学院院刊 Vol. 39; no. 2; pp. 397 - 407
Main Authors 郭剑锋, 张雪美, 曹琪, 顾复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北京 100190 20.02.2024
南京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 210014%浙江大学 工程师学院 杭州 310015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北京 100190
浙江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杭州 310027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0-3045
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230306001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国正处于经济跃升的关键阶段,面临能源安全与"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双重挑战.虽然能源安全是"双碳"目标的重要基石,但部分减排路径会对能源供应、电网负荷等与能源安全直接相关的要素产生约束,两者难以同时达到目标最优化.因此,如何理顺、优化能源安全与"双碳"目标的关系,协同推进两者发展,成为我国必须应对的挑战.电动汽车兼具节能、储能、减排等多方面效益,是保障能源安全与实现"双碳"目标协同发展的有力手段之一.文章以弱化政策间矛盾为出发点,提出建立以政策网络为保障、储能技术为立足点的双边整合协调系统,发挥电动汽车产业在构建兼容性政策网络中的保障作用,强化电动汽车在当前阶段的储能作用,联合政策—技术建立双边整合协调系统.
ISSN:1000-3045
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23030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