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技术变革对基础科学研究的影响分析
以ChatGPT为代表的GPT生成式大模型发展日益蓬勃,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讨论,对基础科研的发展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影响.文章首先梳理了GPT技术革命的发展历程,并讨论了该技术在科学研究中带来的新变革.然后,基于应用牵引、原理驱动、创新主体迁移3个视角,讨论了GPT技术革命对基础科学研究带来的影响及对我国的发展建议.研究认为GPT技术固然可以对知识生产、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甚至促进科研范式变革,但也可能造成科研不端、削弱研究可信度、放大互联网固有偏见、知识产权"卡脖子"等问题.因此,本研究最后讨论了如何基于GPT技术发展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明确在投资与研发国家自主可...
Saved in:
Published in | 中国科学院院刊 Vol. 38; no. 8; pp. 1212 - 1224 |
---|---|
Main Authors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中国科学院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信息资源管理系 北京 100190
20.08.2023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北京 100190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0-3045 |
DOI | 10.16418/j.issn.1000-3045.20230512003 |
Cover
Summary: | 以ChatGPT为代表的GPT生成式大模型发展日益蓬勃,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讨论,对基础科研的发展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影响.文章首先梳理了GPT技术革命的发展历程,并讨论了该技术在科学研究中带来的新变革.然后,基于应用牵引、原理驱动、创新主体迁移3个视角,讨论了GPT技术革命对基础科学研究带来的影响及对我国的发展建议.研究认为GPT技术固然可以对知识生产、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甚至促进科研范式变革,但也可能造成科研不端、削弱研究可信度、放大互联网固有偏见、知识产权"卡脖子"等问题.因此,本研究最后讨论了如何基于GPT技术发展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明确在投资与研发国家自主可控、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数据与计算平台的同时,鼓励人机协作与科研诚信监管并重,为人工智能(AI)推动基础科学发展营造公开透明的环境.本研究旨在为政策制定者、一线研究工作者理解GPT技术对于基础科学的影响提供理解视角,推进GPT技术的合理使用,并为未来学术生态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
---|---|
ISSN: | 1000-3045 |
DOI: | 10.16418/j.issn.1000-3045.2023051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