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電影《一八九五》的青少年閱聽人解讀與詮釋

本研究從閱聽人研究曲徑出發,探索青少年閱聽人對於客家電影《一八九五》解讀策略與客家意象的詮釋。研究方法採取文本分析、焦點團體訪談與深度訪談等多重複合使用。研究結果,有三。第一,在文本優勢意義上,《一八九五》建構出一個完美無缺的單面向客家英雄與明確階層性的族群關係。第二,在青少年解讀策略上,客家青少年採用批評、諷刺與嘲弄的解讀策略,非客家青少年多能接受文本的優勢意義。第三,客家青少年的詮釋,基於深層日常生活經驗的語言傷痕、宗族祭祀等面向。最後,本研究凸顯出客家青少年的客家認同,是輾轉而隱約潛藏在青少年反叛語言之後、以日常生活經驗來面對客家電影的意義共鳴。...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全球客家研究 no. 7; pp. 135 - 182
Main Authors 張玉佩(Yu-pei Chang), 黃如鎂(Ju-mei Huang)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台灣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01.11.2016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more information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本研究從閱聽人研究曲徑出發,探索青少年閱聽人對於客家電影《一八九五》解讀策略與客家意象的詮釋。研究方法採取文本分析、焦點團體訪談與深度訪談等多重複合使用。研究結果,有三。第一,在文本優勢意義上,《一八九五》建構出一個完美無缺的單面向客家英雄與明確階層性的族群關係。第二,在青少年解讀策略上,客家青少年採用批評、諷刺與嘲弄的解讀策略,非客家青少年多能接受文本的優勢意義。第三,客家青少年的詮釋,基於深層日常生活經驗的語言傷痕、宗族祭祀等面向。最後,本研究凸顯出客家青少年的客家認同,是輾轉而隱約潛藏在青少年反叛語言之後、以日常生活經驗來面對客家電影的意義共鳴。
ISSN:2310-8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