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台灣匯率制度

貨幣高估或低估取決於均衡匯率與名目匯率間之相對變化。本文以考慮Balassa-Samuelson效果之貨幣學派模型,重新探討台灣1980年以來的匯率制度與政策,分析匯率干預是否有助於匯率穩定與經濟成長,及探討央行匯率干預的利潤與損失。實證結果指出央行在1980:12-1987:05之期間採新台幣阻升政策,在1987:06-1997:11之期間採阻貶政策,然在1997:12-2010:06之後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則採維持匯率均衡穩定政策。新台幣阻升政策使名目匯率波動加劇,使央行蒙受巨額之干預損失,然阻升政策有助於經濟成長。在後亞洲金融風暴期間(1997:12-2010:06)及全樣本期間下,匯率干預...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經濟論文叢刊 Vol. 40; no. 2; pp. 261 - 288
Main Authors 吳致寧(Jyh-Lin Wu), 黃惠君(Hui-Chun Huang), 汪建南(Chien-Nan Wang), 吳若瑋(Ro-Wei Wu)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台灣 臺灣大學經濟學系 01.06.2012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貨幣高估或低估取決於均衡匯率與名目匯率間之相對變化。本文以考慮Balassa-Samuelson效果之貨幣學派模型,重新探討台灣1980年以來的匯率制度與政策,分析匯率干預是否有助於匯率穩定與經濟成長,及探討央行匯率干預的利潤與損失。實證結果指出央行在1980:12-1987:05之期間採新台幣阻升政策,在1987:06-1997:11之期間採阻貶政策,然在1997:12-2010:06之後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則採維持匯率均衡穩定政策。新台幣阻升政策使名目匯率波動加劇,使央行蒙受巨額之干預損失,然阻升政策有助於經濟成長。在後亞洲金融風暴期間(1997:12-2010:06)及全樣本期間下,匯率干預大致縮小名目匯率波動,且央行在此二時期之干預利潤為正。
ISSN:1018-3833
DOI:10.6277/ter.2012.4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