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社區復健使用者再入院及危險因素之探討

目標:參考Andersen第一與第二階段醫療服務利用行為模式,擬欲探討2000至2009年精神疾病社區復健使用者之個人特質,並且分析使用精神疾病社區復健病患歷經指標出院一年期間,其往後一年內再入院風險及相關危險因子。方法:採回溯性世代設計,資料出處為國衛院所發行之全民健康保險資料庫1999至2009年「居家照護特殊需求檔」,研究對象為2000至2007年精神疾病社區復健使用者為新收個案,共25,218人。以Cox比例風險迴歸模式預測精神疾病社區復健使用者在指標出院後經歷一年期間,其往後一年內再入院之風險。結果:研究發現以Cox迴歸模式在出院後一年內精神疾病社區復健使用次數為8-14次與≥15次...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台灣公共衛生雜誌 Vol. 32; no. 6; pp. 586 - 598
Main Authors 李亞璇(Ya-Hsuan Li), 謝碧晴(Pi-Ching Hsieh), 李中一(Chung-Yi Li), 蘇慧芳(Hui-Fang Su)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台灣 臺灣公共衛生學會 15.12.2013
台灣公共衛生學會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23-2141
DOI10.6288/TJPH201332102057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目標:參考Andersen第一與第二階段醫療服務利用行為模式,擬欲探討2000至2009年精神疾病社區復健使用者之個人特質,並且分析使用精神疾病社區復健病患歷經指標出院一年期間,其往後一年內再入院風險及相關危險因子。方法:採回溯性世代設計,資料出處為國衛院所發行之全民健康保險資料庫1999至2009年「居家照護特殊需求檔」,研究對象為2000至2007年精神疾病社區復健使用者為新收個案,共25,218人。以Cox比例風險迴歸模式預測精神疾病社區復健使用者在指標出院後經歷一年期間,其往後一年內再入院之風險。結果:研究發現以Cox迴歸模式在出院後一年內精神疾病社區復健使用次數為8-14次與≥15次的再入院風險較使用1-7次者低,女性、中區分局病患、精神分裂症患者與住院小於55天等變項,再入院之風險較低。結論:精神疾病社區復健使用次數越少之個案,其爾後再入院之風險比使用次數多者還高,值得健康照護相關人員進一步思考影響其使用的因素,另外,其使用的模式及其與再入院之關係為何?亦值得未來進一步探究。
ISSN:1023-2141
DOI:10.6288/TJPH20133210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