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貿易與產業發展看荷治時期台灣殖民地經營之績效
歷史學者中村孝志分析荷治時期台灣的財政盈虧, 認為荷蘭人在台灣的經營大體上是成功的, 特別是在末期, 年年均有相當利潤。不過, 1662年荷蘭人被鄭成功打敗撤離台灣之後, 荷蘭巴達維亞總部的評估是, 對公司最有利的做法不是奪回台灣, 而是另尋一地作為轉口貿易據點。這與上述的結論似乎並不一致。以往的研究已經指出, 荷蘭東印度公司帳簿上的盈虧並不能反映殖民地經營之成效。本文分析荷治時期台灣的轉口貿易與產業發展, 重新估算1630年代中期之後台灣殖民地之利潤, 並解釋為何荷蘭人無意再奪回台灣。...
Saved in:
Published in | 經濟論文叢刊 Vol. 44; no. 3; pp. 379 - 412 |
---|---|
Main Author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台灣
臺灣大學經濟學系
01.09.2016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18-3833 |
DOI | 10.6277/TER.2016.443.1 |
Cover
Summary: | 歷史學者中村孝志分析荷治時期台灣的財政盈虧, 認為荷蘭人在台灣的經營大體上是成功的, 特別是在末期, 年年均有相當利潤。不過, 1662年荷蘭人被鄭成功打敗撤離台灣之後, 荷蘭巴達維亞總部的評估是, 對公司最有利的做法不是奪回台灣, 而是另尋一地作為轉口貿易據點。這與上述的結論似乎並不一致。以往的研究已經指出, 荷蘭東印度公司帳簿上的盈虧並不能反映殖民地經營之成效。本文分析荷治時期台灣的轉口貿易與產業發展, 重新估算1630年代中期之後台灣殖民地之利潤, 並解釋為何荷蘭人無意再奪回台灣。 |
---|---|
ISSN: | 1018-3833 |
DOI: | 10.6277/TER.2016.44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