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身體質量指數及腰圍預測台灣中老年人糖尿病風險之能力
目標:比較台灣中老年人身體質量指紋(BMI)及腰圍與糖尿病的關聯,及其預測罹患糖尿病風險的能力。方法:分析「台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健康狀況長期追蹤調查」2003及2007年4987位≥50歲個案的資料。以邏輯斯迴歸分析BMI和腰圍與糖尿病風險的橫斷關聯,及預測2007年新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又以受試者工作特徵(Receive 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曲線計算兩指標的預測切點。結果:兩指標都與糖尿病的風險呈顯著關聯,且都具預測未來罹患糖尿病的功能,但是腰圍比BMI關聯強,預測力也較強。腰圍每增加1cm,男性增加6%風險(p=0.001);女性增加4%(...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台灣公共衛生雜誌 Vol. 32; no. 1; pp. 76 - 84 |
---|---|
Main Authors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台灣
臺灣公共衛生學會
01.02.2013
台灣公共衛生學會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23-2141 |
DOI | 10.6288/TJPH2013-32-01-10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目標:比較台灣中老年人身體質量指紋(BMI)及腰圍與糖尿病的關聯,及其預測罹患糖尿病風險的能力。方法:分析「台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健康狀況長期追蹤調查」2003及2007年4987位≥50歲個案的資料。以邏輯斯迴歸分析BMI和腰圍與糖尿病風險的橫斷關聯,及預測2007年新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又以受試者工作特徵(Receive 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曲線計算兩指標的預測切點。結果:兩指標都與糖尿病的風險呈顯著關聯,且都具預測未來罹患糖尿病的功能,但是腰圍比BMI關聯強,預測力也較強。腰圍每增加1cm,男性增加6%風險(p=0.001);女性增加4%(p=0.005)。而兩指標判定糖尿病風險的切點因年齡及性別而異,從50-64歲到≥75歲,男性由BMI 24.52 kg/m^2 減到21.82 kg/m^2;女性由24.27 kg/m^2減到22.88 kg/m^2;而腰圍男性由84.5cm增至的89.5 cm;女性由82.5 cm增至91.5 cm。結論:BMI和腰圍皆具預測中老年人罹患糖尿病的能力,但腰圍預測力較強。而兩指標預測罹患糖尿病風險的切結則因性別、年齡而不同。此結果與現行台灣中老年人糖尿病風險的建議切點有所不同。國人的理想切點值應考量性別及年齡的差別。 |
---|---|
ISSN: | 1023-2141 |
DOI: | 10.6288/TJPH2013-32-0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