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相情緒障礙症病患之照護
雙相情緒障礙症(簡稱雙相症)為具有慢性化、高度復發性及不穩定性,及高自殺率之嚴重精神疾病。實證研究支持遺傳及基因因素、神經發炎反應與社會節奏失衡,彼此之間惡性循環為其重要病因。因此,雙相症的急性期照護應以藥物治療為主,後續維持期則需合併藥物治療及心理社會治療,方能有效協助該族群病患規則服藥及處理情緒起伏症狀,促進其疾病自我管理及社會功能,終而降低復發及再住院,並達到較佳穩定狀態。本文首先介紹雙相症之疾病特性、病因假說、實證照護模式與成效,再以「盪鞦韆團體」為例,簡介國人雙相症實證照護模式的初步發展。期藉由這些實證照護知識的統整與分享,做為臨床工作者照護此族群病患的參考,更且,由於目前探討國人雙...
Saved in:
Published in | 護理雜誌 Vol. 64; no. 3; pp. 19 - 26 |
---|---|
Main Authors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台灣
台灣護理學會
01.06.2017
社團法人臺灣護理學會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0047-262X |
DOI | 10.6224/JN.000036 |
Cover
Summary: | 雙相情緒障礙症(簡稱雙相症)為具有慢性化、高度復發性及不穩定性,及高自殺率之嚴重精神疾病。實證研究支持遺傳及基因因素、神經發炎反應與社會節奏失衡,彼此之間惡性循環為其重要病因。因此,雙相症的急性期照護應以藥物治療為主,後續維持期則需合併藥物治療及心理社會治療,方能有效協助該族群病患規則服藥及處理情緒起伏症狀,促進其疾病自我管理及社會功能,終而降低復發及再住院,並達到較佳穩定狀態。本文首先介紹雙相症之疾病特性、病因假說、實證照護模式與成效,再以「盪鞦韆團體」為例,簡介國人雙相症實證照護模式的初步發展。期藉由這些實證照護知識的統整與分享,做為臨床工作者照護此族群病患的參考,更且,由於目前探討國人雙相症心理社會相關因素之研究仍十分欠缺,發展該族群病患合適的心理社會治療模式亦刻不容緩,盼望藉由本文拋磚引玉,以引發相關決策單位與健康照護者對於此臨床問題的關切。 |
---|---|
ISSN: | 0047-262X |
DOI: | 10.6224/JN.0000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