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球不同弧圈球軌跡數值模擬與分析

緒論:在政府的體育政策下,各級學校及地方單位有系統且積極地推動桌球運動,桌球目前已成為國人熱門運動項目之一。桌球弧圈球因多變的技巧是現今桌球技術分類的主流,選手若可理解弧圈球運動特性也是精進球技的一種手段。因此,本文主要目的為建立一個可量化描述弧圈球的飛行速度及運動軌跡的模式。方法:使用的方法為基於球體運動的六個變數封閉型非線性控制方程式組及以高精度的龍格-庫塔法-斐伯格法獲得數值計算結果,並探討前衝弧圈、高吊弧圈及側拉弧圈的軌跡及關鍵運動特性的差異比較。結果:研究結果發現側拉弧圈比前衝弧圈及高吊弧圈有因更多的側向旋轉率所產生側向的馬格納斯力,造成的接觸點側偏可達0.21 m,且當時偏移角度約...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體育學報 Vol. 55; no. 1; pp. 65 - 79
Main Authors 游鳳芸(Feng-Yun Yu), 張憲國(Hsien-Kuo Chang)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台灣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National Socie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public of China 01.03.2022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24-7297
DOI10.6222/pej.202203_55(1).0005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緒論:在政府的體育政策下,各級學校及地方單位有系統且積極地推動桌球運動,桌球目前已成為國人熱門運動項目之一。桌球弧圈球因多變的技巧是現今桌球技術分類的主流,選手若可理解弧圈球運動特性也是精進球技的一種手段。因此,本文主要目的為建立一個可量化描述弧圈球的飛行速度及運動軌跡的模式。方法:使用的方法為基於球體運動的六個變數封閉型非線性控制方程式組及以高精度的龍格-庫塔法-斐伯格法獲得數值計算結果,並探討前衝弧圈、高吊弧圈及側拉弧圈的軌跡及關鍵運動特性的差異比較。結果:研究結果發現側拉弧圈比前衝弧圈及高吊弧圈有因更多的側向旋轉率所產生側向的馬格納斯力,造成的接觸點側偏可達0.21 m,且當時偏移角度約為8.07度。當球體起始旋轉越快及擊球點越外側,均會使桌球下墜越快,而接觸點越近桌端,且其側偏量增加。結論:本研究已量化比較指定幾種側旋轉角速率及擊球位置的側拉起始值所產生側偏及下墜量的差異,未來也可應用至新發展球技或特殊條件下球體運動特性的模擬計算。
ISSN:1024-7297
DOI:10.6222/pej.202203_55(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