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108新課綱的「探究與實作」:師資培育「雙實作」的教育實踐課程

108新課綱強調「透過探究與實作達到課程統整的目的」,因此,師資職前教育課程基準要求師資生具備「協同發展跨領域課程教學與評量」及「探究與實作設計與實施」的專業素養。簡言之,即師資生須具備發展「跨學科探究與實作」的「課程教學與評量」之素養。然如何培養師資生這些素養以及成效如何,尚缺實徵研究。近年芬蘭推動「現象為本的學習」或可培養這些素養,研究者據以開發一門「雙實作」的「教育實踐課程」,第一個實作是師資生在大學端親身經歷探究實作的過程,接著進入第二個實作:設計一門「探究入門」微課程,到高中端教學實踐5週。本研究旨在探討教育實踐課程對提升師資生跨學科探究能力,以及跨學科課程教學與評量素養的影響為何?...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Jiao yu ke xue yan jiu qi kan Vol. 68; no. 3; pp. 239 - 273
Main Authors 符碧真(Bih-Jen Fwu), 李冠穎(Guan-Ying Li)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台灣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01.09.202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2073-753X
DOI10.6209/JORIES.202309_68(3).0008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108新課綱強調「透過探究與實作達到課程統整的目的」,因此,師資職前教育課程基準要求師資生具備「協同發展跨領域課程教學與評量」及「探究與實作設計與實施」的專業素養。簡言之,即師資生須具備發展「跨學科探究與實作」的「課程教學與評量」之素養。然如何培養師資生這些素養以及成效如何,尚缺實徵研究。近年芬蘭推動「現象為本的學習」或可培養這些素養,研究者據以開發一門「雙實作」的「教育實踐課程」,第一個實作是師資生在大學端親身經歷探究實作的過程,接著進入第二個實作:設計一門「探究入門」微課程,到高中端教學實踐5週。本研究旨在探討教育實踐課程對提升師資生跨學科探究能力,以及跨學科課程教學與評量素養的影響為何?分析量化及質性資料發現:一、使師資生從現象中找出有興趣的問題,親身經歷探究過程,有助於提升其跨學科探究能力;二、師資生從現象切入設計「探究入門」微課程時,已跳脫學科界線,可提升其發展跨學科課程教學與評量的素養;且中學生在探究能力的提問、修正問題與假設上,有明顯進步。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教育實踐課程的可行模式,以培養師資生面對108新課綱所需的能力與素養。
ISSN:2073-753X
DOI:10.6209/JORIES.202309_68(3).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