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創新與地方永續-以輔英科技大學時間銀行為例

隨著人口老化,老年人健康照護相關議題識能需求增加,如何結合學校、醫護專業與社區資源,以滿足多元照護需求,需要一個社會創新服務模式。輔英科技大學推動社會責任實踐計畫,整體規劃時間銀行運作模式並深耕場域,團隊秉持時間銀行主張雙向互助互惠的理念,培育場域的永續性人力,以滿足社區需求,其具體經營策略,包括:(1)強化社區志工對時間銀行的認知;(2)培訓在地時間銀行種子成員;(3)發展因地制宜的互助模式;(4)推廣時間銀行網路平台及多元化兌換;(5)時間銀行永續運作乃以社區為主和大學為輔。時間銀行的整體運作模式需要締結政府機構、私人企業、學校共同合作長期經營,並且透過師生蹲點深植場域,期望能夠建立互助互...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護理雜誌 Vol. 69; no. 3; pp. 7 - 12
Main Authors 江季蓁(Chi-Chen CHIANG), 洪瑄曼(Hsuan-Man HUNG)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台灣 台灣護理學會 01.06.2022
社團法人臺灣護理學會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047-262X
DOI10.6224/JN.202206_69(3).02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隨著人口老化,老年人健康照護相關議題識能需求增加,如何結合學校、醫護專業與社區資源,以滿足多元照護需求,需要一個社會創新服務模式。輔英科技大學推動社會責任實踐計畫,整體規劃時間銀行運作模式並深耕場域,團隊秉持時間銀行主張雙向互助互惠的理念,培育場域的永續性人力,以滿足社區需求,其具體經營策略,包括:(1)強化社區志工對時間銀行的認知;(2)培訓在地時間銀行種子成員;(3)發展因地制宜的互助模式;(4)推廣時間銀行網路平台及多元化兌換;(5)時間銀行永續運作乃以社區為主和大學為輔。時間銀行的整體運作模式需要締結政府機構、私人企業、學校共同合作長期經營,並且透過師生蹲點深植場域,期望能夠建立互助互惠的社會,促使社會群體共融共樂共老。
ISSN:0047-262X
DOI:10.6224/JN.202206_6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