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與選舉同時的公投參與:比較台灣2018年與2021年兩次公投

本研究探討台灣在2018年與2021年的兩次公投從同時選舉到非同時選舉的制度改變,產生的投票率變化。本文發現,與大選脫鉤後,公投投票率與青年人口比的相關方向出現逆轉:2018年,青年人口比較高的地區投票率較高;2021年則是青年人口比較低的投票率較高。此外,高教人口比與縣市的執政黨做為本研究之控制變數,控制後,青年人口比與投票率仍維持逆轉。當公投不綁大選後,青年人口比越高,投票率越低;而高教人口比對投票率則不顯著;對比非民進黨執政縣市的投票率變化,2021年民進黨執政縣市則是顯著的增加,代表公投大選脫鉤,執政黨反而積極動員;同意票的分析則顯示了投票率促進同意票,但在脫鉤一般選舉降低投票率下,同...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選舉研究 Vol. 30; no. 2; pp. 85 - 121+1-3
Main Authors 吳柏均(Po-chun Wu), 徐永明(Yung-ming Hsu)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台灣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01.11.2023
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25-7551
DOI10.6612/tjes.202311_30(2).0003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本研究探討台灣在2018年與2021年的兩次公投從同時選舉到非同時選舉的制度改變,產生的投票率變化。本文發現,與大選脫鉤後,公投投票率與青年人口比的相關方向出現逆轉:2018年,青年人口比較高的地區投票率較高;2021年則是青年人口比較低的投票率較高。此外,高教人口比與縣市的執政黨做為本研究之控制變數,控制後,青年人口比與投票率仍維持逆轉。當公投不綁大選後,青年人口比越高,投票率越低;而高教人口比對投票率則不顯著;對比非民進黨執政縣市的投票率變化,2021年民進黨執政縣市則是顯著的增加,代表公投大選脫鉤,執政黨反而積極動員;同意票的分析則顯示了投票率促進同意票,但在脫鉤一般選舉降低投票率下,同意票比例也跟著下降。
ISSN:1025-7551
DOI:10.6612/tjes.202311_30(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