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性輸血前用藥不能有效降低非感染性輸血反應

輸血是常見且關鍵的醫療處置,但輸血亦有可能引發不良反應。輸血反應包括感染性及非感染性,常見的非感染性輸血不良反應,包括發熱性非溶血性輸血反應及紅疹、蕁麻疹等過敏反應。雖然上述反應未造成生命威脅,但仍增加醫療院所管理及照護之負擔。自1950年代,輸血前藥物介入開始被用於降低輸血引起的發燒及過敏反應,但自從減除白血球血品(減白血品)的問世,使用減白血品亦能有效降低非溶血性輸血不良反應。依據近期臨床試驗及統合分析,病患若輸用減白血品,輸血前使用解熱鎮痛藥物,無法顯著降低輸血引起的發燒,使用抗過敏藥物或類固醇藥物,亦無法降低過敏反應的發生率。在台灣正式邁入全面使用儲存前減白紅血球的時代,輸血前藥物的介...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台灣醫學 Vol. 27; no. 3; pp. 249 - 258
Main Authors 許鈴宜(Ling-I Hsu), 程仁偉(Jen-Wen Chen), 侯勝茂(Sheng-Mou Hou)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台灣 臺灣醫學會 25.05.202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28-1916
DOI10.6320/FJM.202305_27(3).0001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輸血是常見且關鍵的醫療處置,但輸血亦有可能引發不良反應。輸血反應包括感染性及非感染性,常見的非感染性輸血不良反應,包括發熱性非溶血性輸血反應及紅疹、蕁麻疹等過敏反應。雖然上述反應未造成生命威脅,但仍增加醫療院所管理及照護之負擔。自1950年代,輸血前藥物介入開始被用於降低輸血引起的發燒及過敏反應,但自從減除白血球血品(減白血品)的問世,使用減白血品亦能有效降低非溶血性輸血不良反應。依據近期臨床試驗及統合分析,病患若輸用減白血品,輸血前使用解熱鎮痛藥物,無法顯著降低輸血引起的發燒,使用抗過敏藥物或類固醇藥物,亦無法降低過敏反應的發生率。在台灣正式邁入全面使用儲存前減白紅血球的時代,輸血前藥物的介入措施,可考慮只針對具過敏性疾病史,或輸血反應史等特定族群使用。
ISSN:1028-1916
DOI:10.6320/FJM.202305_27(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