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按摩減緩護理人員肌肉骨骼不適及增強自我效能成效探討

背景:肌肉骨骼不適是常見職業病,護理人員盛行率為65.1%-87.3%,以頸、肩及下背部為多數。目的:探討網球按摩緩解肌肉疼痛及提升緩解疼痛自我效能之成效。方法:本研究為類實驗、單組前後測設計,先普查216位地區教學醫院護理人員,普查出身體至少有一處疼痛者後,依單位屬性採系統性隨機抽樣,抽出36位護理人員,接受四週「打擊疼痛」介入方案,以「疼痛視覺量表」及「緩解疼痛自我效能量表」為評估工具,進行前測及3次後測評量,以單因子及二因子重複測量變異數分析、符號等級檢定及相依樣本中位數差異測試,檢測介入前後成效。結果:肌肉疼痛以肩部最多(94.4%),其次頸部(88.9%)、上背部(55.6%);頸肩...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護理雜誌 Vol. 70; no. 2; pp. 34 - 44
Main Authors 洪月美(Yuen-Mei HUNG), 陳淑雯(Shu-Wen CHEN)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台灣 台灣護理學會 01.04.2023
社團法人臺灣護理學會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047-262X
DOI10.6224/JN.202304_70(2).06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背景:肌肉骨骼不適是常見職業病,護理人員盛行率為65.1%-87.3%,以頸、肩及下背部為多數。目的:探討網球按摩緩解肌肉疼痛及提升緩解疼痛自我效能之成效。方法:本研究為類實驗、單組前後測設計,先普查216位地區教學醫院護理人員,普查出身體至少有一處疼痛者後,依單位屬性採系統性隨機抽樣,抽出36位護理人員,接受四週「打擊疼痛」介入方案,以「疼痛視覺量表」及「緩解疼痛自我效能量表」為評估工具,進行前測及3次後測評量,以單因子及二因子重複測量變異數分析、符號等級檢定及相依樣本中位數差異測試,檢測介入前後成效。結果:肌肉疼痛以肩部最多(94.4%),其次頸部(88.9%)、上背部(55.6%);頸肩背疼痛部位與四次測量時間具交互作用(F = 2.69, p = .020),事後比較,測量時間以第三次後測疼痛改善最佳,其次為第二次;前測與第三次後測疼痛改善均達顯著差異(t = 6.39, 8.68, 6.96, p < .001)。疼痛緩解自我效能方案於介入前後具顯著差異(F = 53.49, p < .001),事後比較,第三次後測提升最高,前測最低;前測與四週方案結束後測(t = -10.25, p < .001)達顯著差異。結論/實務應用:經由本研究顯示,網球按摩確實能改善護理人員頸肩背疼痛及提升緩解疼痛自我效能,網球按摩具方便取用、無時間空間限制、無需假手他人的特點,運用於忙碌的護理工作中,可減輕肌肉疼痛的困擾,提升活動舒適感及工作效率,使肌肉疼痛不再是影響工作的絆腳石。
ISSN:0047-262X
DOI:10.6224/JN.202304_7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