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A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的作用探讨
R589.7;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痛风(AG)患者、间歇期痛风(IG)患者、健康人群(HC)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mRNA的表达差异,探讨差异表达的mRNA在痛风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10例AG患者、10例IG患者、1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RNA-seq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不同组别PBMCs中mRNA的表达差异,探讨与痛风发作相关的基因及其信号通路.利用GO和KEGG数据库研究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基因与信号通路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KEGG富集的PPAR信号通路中的相关基因(CYP27A1、ACSL1、CD36、PPARG、ANGPTL4、PLIN2)在70...
Saved in:
Published in | 中国免疫学杂志 Vol. 41; no. 1; pp. 163 - 168 |
---|---|
Main Authors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研究所,南充 637000
2025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R589.7;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痛风(AG)患者、间歇期痛风(IG)患者、健康人群(HC)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mRNA的表达差异,探讨差异表达的mRNA在痛风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10例AG患者、10例IG患者、1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RNA-seq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不同组别PBMCs中mRNA的表达差异,探讨与痛风发作相关的基因及其信号通路.利用GO和KEGG数据库研究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基因与信号通路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KEGG富集的PPAR信号通路中的相关基因(CYP27A1、ACSL1、CD36、PPARG、ANGPTL4、PLIN2)在70例痛风患者(其中AG组35例,IG组35例)、35例健康体检者的PBMCs中进行验证.结果:与HC组相比,AG组有222个显著差异基因,其中193个基因上调,29个基因下调.GO分析得出:与HC组相比,AG组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富集在对炎症、创伤、应激反应等多细胞生物过程的调节和免疫反应调节过程中.而KEGG分析显示:与HC组相比,AG组上调的基因富集在"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PPAR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破骨细胞分化""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趋化因子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胆固醇代谢".PPAR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的PCR验证结果显示:AG组ACSL1、CD36、PPARG、PLIN2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G组CYP27A1、ANGPTL4的表达水平与H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AR信号通路可能参与AG的发病过程,其中ACSL1、CD36、PPARG、PLIN2可能作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潜在的治疗靶点;CYP27A1、ANGPTL4可能与AG的发病过程无关. |
---|---|
ISSN: | 1000-484X |
DOI: | 10.3969/j.issn.1000-484X.2025.0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