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运行数据的光伏电站状态评估方法研究

TM615; 在新能源体系战略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下,光伏电站对于高效管理、优化产出、提升效率的需求愈发迫切.传统的光伏电站人工抽检评估模式存在效率低、覆盖面窄等弊端.本文提出基于运行数据分析的光伏电站状态评估模式,并以甘肃地区某光伏电站为应用案例,通过采集并分析各光伏子阵的电流、电压、功率等发电数据及辐照度、温度等环境数据,利用标准工况下的光功率修正模型计算各区域的光功率衰减程度,实现对电站运行状态的快速、全面分析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所评估电站经过11年的运行,其直流侧综合衰减幅度达到10.17%.参照工信部2021年《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该衰减幅度已高于常规8.5%的衰减水平;...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电力科技与环保 Vol. 39; no. 5; pp. 450 - 456
Main Authors 徐恒辉, 姚杰, 周萍, 杜梦, 于锦涛, 朱昊天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31 202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674-8069
DOI10.19944/j.eplep.1674-8069.2023.05.011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M615; 在新能源体系战略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下,光伏电站对于高效管理、优化产出、提升效率的需求愈发迫切.传统的光伏电站人工抽检评估模式存在效率低、覆盖面窄等弊端.本文提出基于运行数据分析的光伏电站状态评估模式,并以甘肃地区某光伏电站为应用案例,通过采集并分析各光伏子阵的电流、电压、功率等发电数据及辐照度、温度等环境数据,利用标准工况下的光功率修正模型计算各区域的光功率衰减程度,实现对电站运行状态的快速、全面分析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所评估电站经过11年的运行,其直流侧综合衰减幅度达到10.17%.参照工信部2021年《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该衰减幅度已高于常规8.5%的衰减水平;其中衰减幅度在8.5%~10%范围内的光伏子阵占比33.33%;衰减幅度超过10%的光伏子阵占比38.89%.该评估结果对于不同衰减程度的光伏区域利用逆变器编号予以定位,不仅实现了对光伏电站运行状态的全覆盖实时把控,也能够指导电站分区域运行维护工作的高效开展.研究成果对于光伏电站的少人化和高质量管理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ISSN:1674-8069
DOI:10.19944/j.eplep.1674-8069.2023.0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