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中致病与腐败菌的群体感应抑制剂研究进展

TS254.4; 水产品因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其易受细菌污染导致腐败变质,给消费者带来食用安全风险.现阶段研究证实细菌致腐和毒力的发挥多受到群体感应系统调控,因此利用群体感应抑制剂干扰细菌群体感应系统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细菌控制手段.越来越多的群体感应抑制剂在微生物、植物、动物中被发现.随着生物工程、化学信息学和纳米技术的发展,通过人工设计也合成了多种新型群体感应抑制剂.因此,本文首先概述几种常见水产品食源性致病菌和腐败菌的群体感应系统类型及其对毒力因子的调控方式,并着重从微生物源、植物源、动物源和人工合成几个角度对相应群体感应抑制剂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基于细菌群体感应系统控制水产...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食品科学 Vol. 44; no. 19; pp. 270 - 278
Main Authors 檀茜倩, 裴建博, 崔方超, 李秋莹, 吕欣然, 孙彤, 励建荣
Format Magazine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渤海大学海洋研究院,辽宁锦州 121013 2023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 300457%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锦州 121013
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锦州 12101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2-6630
DOI10.7506/spkx1002-6630-20221011-099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S254.4; 水产品因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其易受细菌污染导致腐败变质,给消费者带来食用安全风险.现阶段研究证实细菌致腐和毒力的发挥多受到群体感应系统调控,因此利用群体感应抑制剂干扰细菌群体感应系统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细菌控制手段.越来越多的群体感应抑制剂在微生物、植物、动物中被发现.随着生物工程、化学信息学和纳米技术的发展,通过人工设计也合成了多种新型群体感应抑制剂.因此,本文首先概述几种常见水产品食源性致病菌和腐败菌的群体感应系统类型及其对毒力因子的调控方式,并着重从微生物源、植物源、动物源和人工合成几个角度对相应群体感应抑制剂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基于细菌群体感应系统控制水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ISSN:1002-6630
DOI:10.7506/spkx1002-6630-20221011-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