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河网水动力模型的水系连通性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分析研究

X522%X820; 平原河网地区地势平坦流速较缓,水体抗污染能力弱,改善水系连通性对水环境质量提升至关重要.以水系连通性较差的盛泽镇跃进联圩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引调水试验,构建圩区河网水动力模型,探索圩区水利工作调度运行规则、河网水系连通方法以及相应的水环境变化规律.研究以水龄作为水系连通性的一种时间尺度参量,建立了跃进联圩水动力-水质-水龄的河网水环境模型,模拟了5种引调水方案下,圩内水系连通性及水质改善情况,并构建了压力、状态与响应的引调水连通效果评估体系,实现了对水系连通性变化与水环境改善水平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水体交换时长来看,研究区域主要河道水体交换时间在5天以内,水体连通性越...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no. 3; pp. 96 - 104
Main Authors 夏文文, 王晨波, 邓宇, 陈黎明, 刘承磊, 汤云高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 南京 210019 13.03.2024
江苏省太湖水质监测中心站,江苏 南京 210019%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 南京 210019%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及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29%南京尚清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22%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监控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9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X522%X820; 平原河网地区地势平坦流速较缓,水体抗污染能力弱,改善水系连通性对水环境质量提升至关重要.以水系连通性较差的盛泽镇跃进联圩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引调水试验,构建圩区河网水动力模型,探索圩区水利工作调度运行规则、河网水系连通方法以及相应的水环境变化规律.研究以水龄作为水系连通性的一种时间尺度参量,建立了跃进联圩水动力-水质-水龄的河网水环境模型,模拟了5种引调水方案下,圩内水系连通性及水质改善情况,并构建了压力、状态与响应的引调水连通效果评估体系,实现了对水系连通性变化与水环境改善水平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水体交换时长来看,研究区域主要河道水体交换时间在5天以内,水体连通性越好的河道,水龄越短;从水质指标变化来看,调水实验中圩内的水环境氨氮变化最为明显,对引调水响应度高,模拟结果显示水龄与氨氮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水体连通性越好,水龄越短,有利于氨氮的削减;从引调水方案来看,单一调度方式对圩内水系连通性改善能力有限,特别是在河网内水体流动性弱的区域,同时使得圩区内水体流动性差异增大,更容易造成河网内水系连通性以及水质的空间分布差异,形成局部的滞水区或死水区.因此,采用多源引水与多区域排水相配合的调度方式,可以加强水系连通性,改善水环境质量.
ISSN:1007-2284
DOI:10.12396/znsd.23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