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辽河平原地下水失衡及其与土地利用的互馈关系
P641.6; 西辽河平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但是生态环境脆弱.2004年以来农田灌溉用水增加,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为查明区域地下水失衡、生态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开展了西辽河平原地下水水位统测和长期监测,采用空间相关性分析、水均衡分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地下水水位变化贡献度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区域地下水均衡状况及其与土地利用的互馈关系.结果表明:西辽河平原2020年地下水水位比2004年平均下降2.23 m,地下水储存量年均减少10.90×108 m3;平原中部农业集中灌溉区地下水水位下降幅度较大,尤其通辽科尔沁区地下水水位下降最为明显;西辽河平原地下水开采量对地下水水位下降的贡献度为33...
Saved in:
Published in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Vol. 51; no. 4; pp. 77 - 87 |
---|---|
Main Authors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辽宁沈阳 110034%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北京 100081%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01.07.2024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0-3665 |
DOI | 10.16030/j.cnki.issn.1000-3665.202310001 |
Cover
Summary: | P641.6; 西辽河平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但是生态环境脆弱.2004年以来农田灌溉用水增加,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为查明区域地下水失衡、生态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开展了西辽河平原地下水水位统测和长期监测,采用空间相关性分析、水均衡分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地下水水位变化贡献度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区域地下水均衡状况及其与土地利用的互馈关系.结果表明:西辽河平原2020年地下水水位比2004年平均下降2.23 m,地下水储存量年均减少10.90×108 m3;平原中部农业集中灌溉区地下水水位下降幅度较大,尤其通辽科尔沁区地下水水位下降最为明显;西辽河平原地下水开采量对地下水水位下降的贡献度为33%,科尔沁区超过50%;地下水水位下降区水位埋深从4.71 m下降至8.34 m,导致草地退化,面积减少,覆盖度下降;西辽河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为24.28×108 m3/a.用于农业灌溉的地下水开采量增大是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为防止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提出了提高节水灌溉能力,调整种植结构、引入外源水及压缩地下水开采量等综合治理建议.该研究成果可为区域农业种植规划、地下水管理与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
---|---|
ISSN: | 1000-3665 |
DOI: | 10.16030/j.cnki.issn.1000-3665.20231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