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雾灵山人工低频强声波增雨和消雾试验

为了研究人工低频强声波增雨和消雾作业手段的效果,使用最大声压级为155 dB的电声低频强声波装置原型机,于2020年8-9月在河北省雾灵山开展增雨和消雾外场作业观测试验.具有明显消雾效果的两个典型个例显示:作业开始后2~3 min内尺度小于10μm的雾滴减少,尺度大于10μm的雾滴增多;随后大部分尺度的雾滴明显减少,10 min内能见度可从小于100 m回升至最高1000 m.在风速、风向与消雾效果的关系方面,消雾效果明显的个例均发生在平均风速小于1.5 m·s-1且风向可使雾能够途经声波装置影响范围近侧的条件下,而平均风速大于2 m·s-1的个例能见度几乎未出现趋势性变化.在一次地面平均风速...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应用气象学报 Vol. 35; no. 1; pp. 90 - 102
Main Authors 孙跃, 肖辉, 冯强, 张云, 舒未希, 付丹红, 杨慧玲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北京 100094%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长沙 410003 2024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1-7313
DOI10.11898/1001-7313.20240108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为了研究人工低频强声波增雨和消雾作业手段的效果,使用最大声压级为155 dB的电声低频强声波装置原型机,于2020年8-9月在河北省雾灵山开展增雨和消雾外场作业观测试验.具有明显消雾效果的两个典型个例显示:作业开始后2~3 min内尺度小于10μm的雾滴减少,尺度大于10μm的雾滴增多;随后大部分尺度的雾滴明显减少,10 min内能见度可从小于100 m回升至最高1000 m.在风速、风向与消雾效果的关系方面,消雾效果明显的个例均发生在平均风速小于1.5 m·s-1且风向可使雾能够途经声波装置影响范围近侧的条件下,而平均风速大于2 m·s-1的个例能见度几乎未出现趋势性变化.在一次地面平均风速为1.4 m·s-1的对流云增雨作业中观测到符合试验预期的结果,开始作业后的3 min内地面雨强从0.3 mm·h-1迅速增至7 mm·h-1以上,并观测到出现迅速但维持时间较短的大雨滴.其他增雨个例在作业时段的平均风速均超过3 m·s-1,可能受风速偏大和观测点单一的影响,未能观测到明确且一致的增雨证据.
ISSN:1001-7313
DOI:10.11898/1001-7313.2024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