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龙郓煤业10·20冲击地压事故区域应力背景与防控研究

P553; 矿山巷道、交通隧道等地下硐室围岩稳定与岩体所处区域地应力环境息息相关.分析区域深部地应力与地下硐室走向、形状等因素的关系,有助于提前规避硐室开挖风险.文章以山东龙郓煤业10·20冲击地压事故为背景,通过地应力测量与监测工作,初步揭示了山东西部地壳浅表层现今地应力环境,结合龙郓煤业矿区附近现今地应力场特征,探讨此次冲击地压事故产生的区域应力背景,并从地应力角度提出相应的防控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测量深度范围内主应力大小总体上与深度成正比线性关系,最大水平主应力值为 3.48~20.76 MPa,随深度增加梯度为 0.0182 MPa/m;最小水平主应力值为3.44~14.95 MPa,...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地质力学学报 Vol. 30; no. 3; pp. 473 - 486
Main Authors 孟静, 张鹏, 王继明, 丰成君, 范玉璐, 戚帮申, 孙明乾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01.06.2024
自然资源部新构造与地壳稳定性科技创新团队,北京 100081%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5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自然资源部新构造与地壳稳定性科技创新团队,北京 100081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1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6-6616
DOI10.12090/j.issn.1006-6616.2023094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P553; 矿山巷道、交通隧道等地下硐室围岩稳定与岩体所处区域地应力环境息息相关.分析区域深部地应力与地下硐室走向、形状等因素的关系,有助于提前规避硐室开挖风险.文章以山东龙郓煤业10·20冲击地压事故为背景,通过地应力测量与监测工作,初步揭示了山东西部地壳浅表层现今地应力环境,结合龙郓煤业矿区附近现今地应力场特征,探讨此次冲击地压事故产生的区域应力背景,并从地应力角度提出相应的防控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测量深度范围内主应力大小总体上与深度成正比线性关系,最大水平主应力值为 3.48~20.76 MPa,随深度增加梯度为 0.0182 MPa/m;最小水平主应力值为3.44~14.95 MPa,随深度增加梯度为 0.0130 MPa/m;区内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为北东 43°~89°,平均方位为北东 75°;地壳浅表层构造作用以水平构造作用为主,但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向垂直构造作用转变;龙郓煤业 10·20冲击地压事故的诱发机制主要是垂向应力大于水平主应力,现今处于拉张应力环境,尤其是巷道走向平行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建议龙郓煤业巷道轴线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的夹角为60°~90°,同时巷道顶板可以采用拱形顶板,确保巷道岩体稳定.
ISSN:1006-6616
DOI:10.12090/j.issn.1006-6616.2023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