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灌区枸杞根系水分吸收来源研究
Q948.1; 探讨柴达木盆地灌区作物水分利用特征,可为灌溉系统设计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柴达木盆地怀头他拉灌区主要作物枸杞为对象,将枸杞潜在水源划分为浅层(0~20 cm)、中层(20~60 cm)和深层(60~100 cm)土壤水,利用稳定氧同位素示踪技术以及MixSIAR模型定量研究不同田间管理模式下[平作裸地(CK)、平作覆膜(MF)和垄作覆膜(MR)]枸杞根系水分吸收特征.结果表明:萌芽展叶期浅层土壤水分环境相对较好,CK和MF处理枸杞主要吸收浅层土壤水分,利用比例分别为45.9%和37.7%,MR处理对浅层、中层和深层土壤水源的利用比例相当;开花坐果期各层土壤水分都有所提...
Saved in:
Published in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Vol. 29; no. 2; pp. 400 - 409 |
---|---|
Main Authors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杨凌712100
01.02.202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杨凌712100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2096-6237 |
DOI | 10.13930/j.cnki.cjea.200435 |
Cover
Summary: | Q948.1; 探讨柴达木盆地灌区作物水分利用特征,可为灌溉系统设计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柴达木盆地怀头他拉灌区主要作物枸杞为对象,将枸杞潜在水源划分为浅层(0~20 cm)、中层(20~60 cm)和深层(60~100 cm)土壤水,利用稳定氧同位素示踪技术以及MixSIAR模型定量研究不同田间管理模式下[平作裸地(CK)、平作覆膜(MF)和垄作覆膜(MR)]枸杞根系水分吸收特征.结果表明:萌芽展叶期浅层土壤水分环境相对较好,CK和MF处理枸杞主要吸收浅层土壤水分,利用比例分别为45.9%和37.7%,MR处理对浅层、中层和深层土壤水源的利用比例相当;开花坐果期各层土壤水分都有所提高,相比于CK,MF处理浅层土壤水分利用比例增加13.5%,MR处理浅层土壤水分利用比例减少11.1%;果熟期枸杞蒸腾耗水量增加,相比于CK,MF和MR处理对浅层土壤水分的利用比例分别增加11.7%和24.0%;落叶期浅层土壤含水量较低,3个处理都主要吸收深层土壤水分.浅层土壤水源的利用比例与该层土壤水分呈正相关,枸杞对浅层土壤水分变化较敏感.3种管理模式下枸杞根系水分吸收来源差异明显.覆膜和垄作措施均提高了土壤含水量.相比于CK,MF和MR处理枸杞都增加了对浅层水源的利用.MR处理下土壤水分状况较好且枸杞根系水分吸收利用模式更加灵活,对柴达木盆地灌区是一种较优的田间水分管理模式. |
---|---|
ISSN: | 2096-6237 |
DOI: | 10.13930/j.cnki.cjea.200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