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型泥石流拦砂坝工程减灾效果分析

P642.23%X43; 为了更好地理解透过型坝的减灾表现,通过对岷江上游、安宁河流域已建的透过型坝开展无人机航测、泥石流取样、室内分析测试等工作,将坝体开口形式分为横向开口、竖向开口、方形开口和混合开口 4 种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区内透过型坝结构主要以方形开口为主,拦砂坝满库和半库工况占比分别为 33.65%和 40.38%;回淤纵坡经验值Sdep=(0.31~0.83)Sinit,整体都表现出较好的回淤缓坡效果;在调控方面,透过型坝表现出一定的拦粗排细特征,但由于坝体开口较小,其对粒径的分选效果并不显著;透过型坝减灾中存在坝(群)开口参数设计不合理、坝体结构整体性较差、过流结构的磨蚀破坏、...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自然灾害学报 Vol. 32; no. 6; pp. 37 - 46
Main Authors 孙昊, 游勇, 李道凌, 柳金峰, 王东伟, 刘帆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6 01.12.2023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自然资源局,四川 马尔康 624000%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4-4574
DOI10.13577/j.jnd.2023.0604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P642.23%X43; 为了更好地理解透过型坝的减灾表现,通过对岷江上游、安宁河流域已建的透过型坝开展无人机航测、泥石流取样、室内分析测试等工作,将坝体开口形式分为横向开口、竖向开口、方形开口和混合开口 4 种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区内透过型坝结构主要以方形开口为主,拦砂坝满库和半库工况占比分别为 33.65%和 40.38%;回淤纵坡经验值Sdep=(0.31~0.83)Sinit,整体都表现出较好的回淤缓坡效果;在调控方面,透过型坝表现出一定的拦粗排细特征,但由于坝体开口较小,其对粒径的分选效果并不显著;透过型坝减灾中存在坝(群)开口参数设计不合理、坝体结构整体性较差、过流结构的磨蚀破坏、坝下游冲刷侵蚀和基础淘蚀破坏以及库内人工清淤不当等问题.研究成果完善了透过型坝的结构分类,加深了对其功能性的认识和理解,明确了工程实践中的问题与不足,可为工程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ISSN:1004-4574
DOI:10.13577/j.jnd.2023.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