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发酵对云南小粒咖啡香气特征的影响
TS273; 本研究以云南小粒咖啡(Coffea arabica L.)为原料,以气相色谱-质谱和电子鼻为主要研究手段,考察厌氧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转变,进一步通过多元统计学方法得到香气特征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发酵过程中呋喃类相对含量从46.88%降至32.5%,酸类相对含量从8.36%增至10.36%、酯类相对含量由6.34%上升至15.38%.通过香气活度值(OAV)筛选出42种芳香活性化合物,其中棕榈酸乙酯、2-糠醛、乙酸是主要芳香化合物.厌氧发酵明显增强了榛子、杏仁、花香的风味特征,发酵3d时具有最明显的酸味,而发酵5 d时花果香气更为突出.苯甲醇与2-吡咯烷酮是发酵样品中特有...
Saved in:
Published in | 食品工业科技 Vol. 46; no. 1; pp. 1 - 12 |
---|---|
Main Authors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海南万宁 57153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海南万宁 571533
2025
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海南省特色热带作物适宜性加工与品质控制重点实验室,海南万宁 571533%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保山 678600%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2-0306 |
DOI | 10.13386/j.issn1002-0306.2024020083 |
Cover
Summary: | TS273; 本研究以云南小粒咖啡(Coffea arabica L.)为原料,以气相色谱-质谱和电子鼻为主要研究手段,考察厌氧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转变,进一步通过多元统计学方法得到香气特征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发酵过程中呋喃类相对含量从46.88%降至32.5%,酸类相对含量从8.36%增至10.36%、酯类相对含量由6.34%上升至15.38%.通过香气活度值(OAV)筛选出42种芳香活性化合物,其中棕榈酸乙酯、2-糠醛、乙酸是主要芳香化合物.厌氧发酵明显增强了榛子、杏仁、花香的风味特征,发酵3d时具有最明显的酸味,而发酵5 d时花果香气更为突出.苯甲醇与2-吡咯烷酮是发酵样品中特有香气化合物,2-乙酰基吡啶、2-甲基-5-(1-甲基乙烯基)吡啶、反式-2-癸烯醛和丙酸是未发酵样品的特有成分.厌氧发酵时间可用于调控云南小粒咖啡香气特征,特征性香气化合物可以作为监测厌氧发酵进程的标志物.不同发酵时间对咖啡6种香气强度产生了可区分的差异. |
---|---|
ISSN: | 1002-0306 |
DOI: | 10.13386/j.issn1002-0306.20240200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