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维持治疗方案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目的:探索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不同维持治疗策略的生存差异。方法:收集1999年4月至2019年12月多家中心诊治的693例MCL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维持治疗组309例,总结不同维持治疗组患者的特征,进行Kaplan-Meier生存及预后分析。结果:本组研究总体3年和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73.5±2.9)%和(53.6±4.3)%,3年和5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94.2±1.5)%和(82.7±3.2)%。不同维持治疗策略组患者临床特征基本一致,利妥昔单抗组、来那度胺组、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组、双药治疗组,3年PFS率分别为(70.4±4.1)%、(69.1±...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华血液学杂志 Vol. 45; no. 7; pp. 660 - 665
Main Authors 杨萍, 罗澜, 刘硕子, 李春源, 陈颖彤, 张薇, 刘辉, 肖秀斌, 景红梅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 100191%北京协和医院,北京 100730%北京医院,北京 100730%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北京 100039 14.07.202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253-2727
DOI10.3760/cma.j.cn121090-20240118-00032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目的:探索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不同维持治疗策略的生存差异。方法:收集1999年4月至2019年12月多家中心诊治的693例MCL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维持治疗组309例,总结不同维持治疗组患者的特征,进行Kaplan-Meier生存及预后分析。结果:本组研究总体3年和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73.5±2.9)%和(53.6±4.3)%,3年和5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94.2±1.5)%和(82.7±3.2)%。不同维持治疗策略组患者临床特征基本一致,利妥昔单抗组、来那度胺组、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组、双药治疗组,3年PFS率分别为(70.4±4.1)%、(69.1±7.6)%、(86.9±5.0)%和(80.4±5.1)%,3年OS率分别为(92.9±2.4)%、(97.3±2.7)%、(97.9±2.1)%和(95.3±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632、0.313)。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MCL国际预后指数(MIPI)高危组、维持治疗前完全缓解是PFS的独立危险因素;MIPI高危组、高剂量阿糖胞苷、治疗线数、早期疾病进展(POD24)为OS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通过比较MCL的不同维持治疗策略,初步显示BTKi在维持治疗中有获益趋势,同时患者危险分层及维持治疗前缓解状态是影响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
ISSN:0253-2727
DOI:10.3760/cma.j.cn121090-20240118-0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