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帆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克隆表达及其类胡萝卜素转运功能分析

Q786%S966.23; 为了阐明谷胱甘肽硫转移酶Pi类基因(HcGSTP1)在三角帆蚌类胡萝卜素转运中的作用,并探讨该基因表达与三角帆蚌壳色的相关性.本实验克隆并鉴定了三角帆蚌HcG-STP1基因,对其进行了序列特征和进化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原位杂交(ISH)技术检测了 HcGSTP1基因在三角帆蚌中的表达及定位情况,利用RNAi技术对其功能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HcGSTP 1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为1 317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区为618 bp,编码205个氨基酸,包含一个GST-N-pi结构域和GST-C-Pi结构域.qRT-PC...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水产学报 Vol. 48; no. 8; pp. 79 - 88
Main Authors 颜玲, 钟婧妍, 袁永斌, 张瑶, 胡宏辉, 陆婷婷, 白志毅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 01.08.2024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水产动物良种创新与绿色养殖协同中心,上海,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306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0-0615
DOI10.11964/jfc.20230213922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Q786%S966.23; 为了阐明谷胱甘肽硫转移酶Pi类基因(HcGSTP1)在三角帆蚌类胡萝卜素转运中的作用,并探讨该基因表达与三角帆蚌壳色的相关性.本实验克隆并鉴定了三角帆蚌HcG-STP1基因,对其进行了序列特征和进化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原位杂交(ISH)技术检测了 HcGSTP1基因在三角帆蚌中的表达及定位情况,利用RNAi技术对其功能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HcGSTP 1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为1 317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区为618 bp,编码205个氨基酸,包含一个GST-N-pi结构域和GST-C-Pi结构域.qRT-PCR结果显示,HcGSTP1基因在紫蚌肝胰腺和斧足中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白蚌,且在紫蚌边缘膜和中央膜中表达量显著高于白蚌.原位杂交结果显示,HcGSTP1基因在外套膜的外褶、背膜区、腹膜区、部分中褶以及外褶与中褶连接处出现明显的阳性信号.RNAi技术结果显示,HcGSTP1基因在边缘膜中表达的干扰率达83.74%,同时发现边缘膜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TCC)降低了 30.12%.上述实验结果初步证实HcG-STP1基因参与三角帆蚌类胡萝卜素的转运,进而可能会影响贝壳及珍珠呈色,为深入理解三角帆蚌类胡萝卜素转运及贝壳和珍珠颜色形成机制补充了分子依据.
ISSN:1000-0615
DOI:10.11964/jfc.20230213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