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生物-肠-脑轴的黄酮类化合物抗抑郁作用研究进展

TS201.4; 抑郁症是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目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在长期治疗时会伴随许多副作用.抑郁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多项研究发现植物中广泛分布的黄酮类化合物对抑郁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近年来大量证据表明肠道菌群的改变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及代谢产物,进而通过微生物-肠-脑轴影响人体的情绪和行为.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肠道菌群与抑郁症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基于肠道菌群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调节炎症因子、神经递质、短链脂肪酸等从而改善抑郁症的潜在机制,为后续探索抑郁症发病机制与预防、改善抑郁症提供研究思路....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食品科学 Vol. 45; no. 12; pp. 368 - 377
Main Authors 郝丹丹, 申丹, 付复华, 苏东林, 李绮丽, 张馨懿, 陈嘉序, 李涛, 李高阳
Format Magazine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湖南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125 01.06.2024
湖南大学生物学院隆平分院,湖南长沙 410125%湖南大学生物学院隆平分院,湖南长沙 410125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2-6630
DOI10.7506/spkx1002-6630-20230712-145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S201.4; 抑郁症是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目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在长期治疗时会伴随许多副作用.抑郁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多项研究发现植物中广泛分布的黄酮类化合物对抑郁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近年来大量证据表明肠道菌群的改变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及代谢产物,进而通过微生物-肠-脑轴影响人体的情绪和行为.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肠道菌群与抑郁症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基于肠道菌群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调节炎症因子、神经递质、短链脂肪酸等从而改善抑郁症的潜在机制,为后续探索抑郁症发病机制与预防、改善抑郁症提供研究思路.
ISSN:1002-6630
DOI:10.7506/spkx1002-6630-2023071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