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背景下慢病管理模式实践现状研究

在当前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患病率不断上升的背景下,慢病管理与医联体建设协同作用,在医联体上下联动机制基础上全方位提高慢病管理能力,引导常见慢病分级诊疗,加快健康中国建设进度.文章基于医联体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框架,从主体结构、特点做法、现存不足三个方面对厦门、上海、廊坊、北京及佛山五个典型地区的慢病管理模式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国内慢病管理在配套政策、医联体内部机制、居民健康意识等方面存在不足.建议应以医联体制度为平台,从体制政策、人才队伍以及薪酬考核等方面完善慢病管理模式,促进慢病管理高质量发展....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 22; no. 3; pp. 215 - 220
Main Authors 牛雨婷, 赵允伍, 王晓松, 王珩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南京医科大学 30.06.202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22
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22%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2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671-0479
DOI10.7655/NYDXBSS20220302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在当前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患病率不断上升的背景下,慢病管理与医联体建设协同作用,在医联体上下联动机制基础上全方位提高慢病管理能力,引导常见慢病分级诊疗,加快健康中国建设进度.文章基于医联体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框架,从主体结构、特点做法、现存不足三个方面对厦门、上海、廊坊、北京及佛山五个典型地区的慢病管理模式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国内慢病管理在配套政策、医联体内部机制、居民健康意识等方面存在不足.建议应以医联体制度为平台,从体制政策、人才队伍以及薪酬考核等方面完善慢病管理模式,促进慢病管理高质量发展.
ISSN:1671-0479
DOI:10.7655/NYDXBSS2022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