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旅游社区空间生产要素、动力与模式探讨

从空间生产视角出发,探讨民族旅游社区空间生产要素、动力及系统,并分析典型开发模式,力图为民族旅游社区可持续发展与文化保护提供参考。通过分析民族旅游空间生产中的空间生产资源、空间生产者、空间消费者、空间生产力、空间生产关系五大要素,解析民族旅游社区空间生产的动力系统与过程,发现旅游情境下民族社区的空间生产是一个牵涉多方要素的过程,其生活实践、旅游实践、文化变迁与空间重构过程的交互影响使空间生产主体发生变化、空间社会关系发生更新、空间生产变迁路径非常规化;最后梳理出“空间原态保护利用”“空间生活场景再造”“空间文化活动创新”“空间前台—帷幕—后台”四大典型的民族旅游社区空间生产模式,以期为民族旅游...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Vol. 39; no. 4; pp. 28 - 37
Main Authors 王爱霞, 刘宏芳, 明庆忠, 宋田倩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长江师范学院 28.07.2023
云南财经大学 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云南昆明 650000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674-3652
DOI10.19933/j.cnki.ISSN1674-3652.2023.04.004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从空间生产视角出发,探讨民族旅游社区空间生产要素、动力及系统,并分析典型开发模式,力图为民族旅游社区可持续发展与文化保护提供参考。通过分析民族旅游空间生产中的空间生产资源、空间生产者、空间消费者、空间生产力、空间生产关系五大要素,解析民族旅游社区空间生产的动力系统与过程,发现旅游情境下民族社区的空间生产是一个牵涉多方要素的过程,其生活实践、旅游实践、文化变迁与空间重构过程的交互影响使空间生产主体发生变化、空间社会关系发生更新、空间生产变迁路径非常规化;最后梳理出“空间原态保护利用”“空间生活场景再造”“空间文化活动创新”“空间前台—帷幕—后台”四大典型的民族旅游社区空间生产模式,以期为民族旅游社区开发提供差异化路径选择。
ISSN:1674-3652
DOI:10.19933/j.cnki.ISSN1674-3652.2023.0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