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治疗中白细胞减少的机制及地榆升白片的防治作用

据2014年WHO年报,我国结核病发病数约98万(占全球的11%),在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居第2位。结核病的发病规律和流行特点决定了其防治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前,我国结核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耐多药结核病的危害日益凸显,结核病的防治任务仍然艰巨。由于结核病治疗周期长、常需要多种药物联用及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较多,部分患者依从性降低,而不规范治疗易致耐药结核病发生,甚至治疗失败,最终增加了治疗难度及患者经济负担[1]。目前,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肾毒性已得到临床重视并有积极措施防治,...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山东医药 Vol. 56; no. 21; p. 107
Main Author 陈裕 刘新 阮祥林 崔秀琴 赵和平 郭新枝 史慧敏 来中海
Format Magazine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河南省传染病院,郑州,450015%河南省胸科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150 中心医院 2016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2-266X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6.21.043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据2014年WHO年报,我国结核病发病数约98万(占全球的11%),在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居第2位。结核病的发病规律和流行特点决定了其防治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前,我国结核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耐多药结核病的危害日益凸显,结核病的防治任务仍然艰巨。由于结核病治疗周期长、常需要多种药物联用及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较多,部分患者依从性降低,而不规范治疗易致耐药结核病发生,甚至治疗失败,最终增加了治疗难度及患者经济负担[1]。目前,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肾毒性已得到临床重视并有积极措施防治,
Bibliography:37-1156/R
ISSN:1002-266X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6.2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