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山区坡面土壤水分变异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为探明土地利用方式、地形、微地貌等环境因子对喀斯特山区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影响,应用植被数量生态学中的去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方法(DCCA)在一典型坡面上研究了表层(0~15cm)土壤水分变异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数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取样时段内坡面土壤质量含水率均值介于21.36%~32.58%之间,季节变化明显,均呈现中等变异特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一致,均呈明显的"四峰型"波动,土壤平均含水率以自然植被最高,撂荒地和坡耕地次之,人工林最低。DCCA的排序结果显示,土层深度、有机碳含量、土地利用方式和裸岩率对坡地土壤水分变异及其季节变化的影响最为显著,土壤体积质量和坡度...
Saved in:
Published in | Nong ye gong cheng xue bao Vol. 26; no. 9; pp. 87 - 93 |
---|---|
Main Author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25%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25
2010
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试验站,环江,547100%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农业部烟草类作物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青岛,266101%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宜春,336000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农业部烟草类作物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青岛,266101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为探明土地利用方式、地形、微地貌等环境因子对喀斯特山区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影响,应用植被数量生态学中的去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方法(DCCA)在一典型坡面上研究了表层(0~15cm)土壤水分变异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数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取样时段内坡面土壤质量含水率均值介于21.36%~32.58%之间,季节变化明显,均呈现中等变异特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一致,均呈明显的"四峰型"波动,土壤平均含水率以自然植被最高,撂荒地和坡耕地次之,人工林最低。DCCA的排序结果显示,土层深度、有机碳含量、土地利用方式和裸岩率对坡地土壤水分变异及其季节变化的影响最为显著,土壤体积质量和坡度的影响次之,坡位和海拔的影响最小。鉴于喀斯特坡面地形及微地貌的复杂性,后续研究还需要加大采样间隔和密度,并综合考虑坡向、坡面曲率、汇水分布面积等因素对土壤水分变异的影响,并结合各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状况,探讨适应喀斯特坡地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的农业工程措施和生态重建模式。 |
---|---|
Bibliography: | land use detrended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DCCA) soil moisture hillslope vegetation; land use; soils; soil moisture; variability; hillslope; detrended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DCCA); Karst region 11-2047/S vegetation S152.7 Karst region soils variability |
ISSN: | 1002-6819 |
DOI: | 10.3969/j.issn.1002-6819.2010.09.014 |